7月31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,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,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,會議指出,要增強創新力、發展新動能。
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光瑞昨日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增強創新力、發展新動能可以為經濟發展帶來三大利好。一是從改革層面來看,增強創新力、發展新動能可以提高供給質量,加快補足關鍵核心技術短板,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二是從產業層面來看,具有創新力、具備新動能的企業往往可以參與甚至引領行業標準的制定,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。三是從企業層面看,創新力強的企業往往會實現更高的利潤率水平,如果創新能力處于行業前列甚至可以獲得超額利潤,有利于企業增強創新主動性。
徐光瑞表示,創新主要的政策措施體現在兩個層面,一是宏觀層面,為支持創新發展,國家出臺了較多扶持政策;二是微觀層面,從國家和地方推出的一系列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來看,包括在簡政放權方面,通過放管結合、優化服務更好發揮政府作用,激發市場活力、推動“雙創”。在環境方面,加強知識產權保護,打造信息、技術等共享平臺,增加創新創業活力。在金融方面,鼓勵地方設立創業基金,創新投貸聯動、股權眾籌等融資方式。在人才方面,取消妨礙人才自由流動的戶籍、學歷等限制。
徐光瑞表示,下一步,在一些“卡脖子”、關乎國家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上的創新突破值得期待,包括基礎材料、基礎零部件、基礎工藝、基礎軟件等共性關鍵技術,大飛機、航空發動機、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、特高壓輸變電等高端裝備和產品,集成電路、工業控制等自主軟硬件產品和網絡安全技術。